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地下室与基础设计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4-01-13 23:25:58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质报告矛盾。

  2.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3.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不应小于50mm.并应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将地下室防水结构构件的计算弯距调幅、有的下端按铰接、有的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多层时未按多跨连续计算等,也不进行裂缝计算,导致违背强条。

  4.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连接构造不合理;外墙钢筋的搭接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修正搭接长度的要求。

  5.地下室外墙设计中应考虑楼梯间,车道等支承条件不同的外墙计算与设计,不能与一般外墙相同。当顶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注意外墙上部支座水平力的传递问题。

  6.地下水位较高时,应特别注意只有地下室部分和地面上楼层不多时的抗浮计算,采用桩基时应计算桩的抗拔承载力。

  7.高层地下室采用独立柱基或条基加抗水底板时,应在抗水板下设褥垫,以保证实际受力与设计计算模型相同。

  8.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0.2条进行地基变形设计。

  9.对一下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强条)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2)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3)摩擦型桩基。桩基础的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并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3.4的规定。

  10.对建筑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的变形观测要求,设计人普遍不够重视。变形观测工程范围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2.9条(强条),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c.加层、扩建建筑物;

  d.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e.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观测的方法和要求,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的规定。


  11.沉降缝基础与偏心基础:砌体结构的沉降缝基础作成下图形式: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大部分基础存在零压力区,所设计基础不能提供设计所需的地基承载力。许多柱边与基础对齐的偏心柱基也同样存在问题。零应力区不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2.4条的要求。

  12.防潮层以下墙体采用水泥砂浆时应注意验算其强度。(因为水泥砂浆对强度的折减)。

  13.个别工程的柱基高度不满足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柱基的抗冲切、抗剪不够。

  14.墙下条形基础相交处,不应重复计入基础面积。

  15.砌体结构的地下室问题。(240)

  16.地基承载力应为特征值。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3.0.4条)

  A.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其对应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B.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C.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基础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D.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地反力,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17.地下一层墙体能否作为筏板的支座问题。这个问题在砖混及混凝土结构中都存在。

  18.地下室墙的门(窗)洞口应按计算设置基础梁。

  19.基础零应力区的面积问题: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在设计轻钢结构时,应特别注意。

  20.地下室顶板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上部的嵌固部位时,不能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

  21.位于地下室的框支层,是否计入规范的框支层数的问题:若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则位于地下室的框支层,不计入规范允许的框支层数之内。

  22.确定建筑的抗震等级时,如果地下室顶板不作为上部建筑物的嵌固点,建筑物的高度该如何确定?是从室外地面算起还是从基础算起?确定建筑的抗震等级时,建筑物的高度是从室外地面算起。

  23.场地采用桩基(包括搅拌桩)不能改变场地的类别。

  24.地下室底板钢筋及基础梁钢筋的搭接问题。

  25.地下室外墙受弯及受剪计算时,土压力引起的效应应为永久荷载效应,当考虑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当考虑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应为静止土压力。对于地面活荷载,同样应乘侧压力系数。许多设计在设计中计算不对。

  26.地下室底板的强度计算时(水位较高,总竖向荷载往上)(桩基时不同),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这是不对的,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荷载分项系数应取为1.0.抗漂浮计算时,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为0.9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北新建材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
北新防水副总经理白宏成,北新禹王执行董事、总经理、北方公司总经理王正,北新防水市场部总经理、北新澳泰董事、总经理魏月钢,北新防水总工办常务副总工程师杨德亮,北新防水市场部公关关系主管蒋雪等出席了交流座
2024-01-13 23:25:58
东方雨虹第二增长曲线再发力!40亿元级业务再添新生产基地
连续多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胡润中国500强”等榜单。今年恰逢东方雨虹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东方雨虹从最初的防水行业入局,业务随之裂变延展。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形成建筑防水、民用建材、建筑涂料
2024-01-13 23:25:58
第六届防水行业大会:高正蓄势待发,共探防水新未来
无论是高温暴晒的热带地区、严寒多雪的极地环境,还是化工企业密集的高腐蚀工业区域,传统防水材料已难以满足建筑工程对耐久性、防护性的严苛要求。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研发高性能耐候防腐材料成为防水企业突破发展
2024-01-13 23:25:58
东方雨虹亮相2025欧洲涂料展,以创新方案引领美好未来
东方雨虹携旗下品牌虹石(Hongshi)亮相德国纽伦堡欧洲涂料展(ECS2025),以创新产品矩阵与环保技术解决方案,向全球客商多维度展现专业技术与硬核实力
2024-01-13 23:25:58
2025年十大建筑防水新技术,刚性防水首次上榜
历史性突破!以科洛为代表的刚性防水技术,首次登顶中国建筑防水科技创新大奖,荣耀入选 "十大创新技术"!第五届防水科创大会大咖云集,揭秘行业未来!2025年4月23日,由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中建材苏州防
2024-01-13 23:25:58
2025防水材料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防水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新的高度。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在中国,随着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2024-01-13 23:25:58
防水行业未来十年:环保、数字化、国际化成三大增长引擎
deep seek大模型的火爆,AI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防水行业也不例外。根据DeepSeek的最新分析,未来十年,防水行业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三大方向:环保创新、数字化服务和国际化布局。对于防水企业来
2024-01-13 23:25:58
北新防水半年5次通报暴露快速扩张隐患
在2024年上半年连续5次被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通报质量问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暴露了北新防水在质量管控方面可能存在缺陷,更让人不禁质疑其近年来快速扩张战略的可持续性。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北
2024-01-13 23:25:58
北新防水品牌推介会合肥站 聚焦行业新趋势与不合格挑战
北新防水临时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弘在致辞中首先向长期以来支持北新防水的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北新防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内卷现象加剧的背景下,北新防水始终
2024-01-13 23:25:58
中国防水行业中的SBC应用现状及未来走向浅析
作为SBC下游重要的消费终端之一,沥青改性防水卷材行业发展对SBC市场走势存在较为重要的影响,我们今天梳理一下,SBC在防水卷材行业的应用走势。SBC在防水产品中,SBS及SIS应用数量较多,其他包括
2024-01-13 23:25:58